《人民日报》关注“美食学院”,柳州这个学院因“味道”出圈

来源: 柳州1号  |   发布日期: 2025-11-27 11:26   

11月27日,人民日报10版头条发布柳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写的文章《螺蛳粉学院:小米粉、大产业》,关注了柳州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与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27日 第10版)


  高质量发展呼唤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近年来,特色产业学院通过连接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实现“一技之长”与“一业之兴”深度融合,既拓宽人才就业路,更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宝贵的基层实践经验。近日,本版聚焦多个特色产业学院,探访职业教育如何通过培养人才、与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编  者


螺蛳粉学院:小米粉、大产业

柳州日报记者 黎寒池

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特色小吃,也是当地的一张城市名片。

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柳州螺蛳粉变身网红美食,背后是产业蝶变,更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2020年5月,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在当时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现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挂牌成立。学院建起实训基地,设置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走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一条柳州螺蛳粉包装自动化生产线引人注目。该学院老师张霏然介绍,这是学院与企业联合研发的成果,瞄准的是外包装环节用工多、成本高等企业痛点。

据柳州市商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382.4亿元。全国各地的柳州螺蛳粉实体店已有4.9万家,预包装柳州螺蛳粉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米粉变身大产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变。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负责人陈芳说:“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是跨学院、跨专业的融合体,对接学校在柳州螺蛳粉产业链上的7个专业、4个二级学院。”

学院也在不断创新。今年5月,学院发布柳州螺蛳粉“风味轮”,用专业术语、图谱归类各种风味特征。

随着柳州螺蛳粉走向国际,产教融合也迈出国门。泰国黎逸职业学院加入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牵头的地方特色(非遗)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便是生动实践。该共同体将在泰国推进多项合作:举办以柳州螺蛳粉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共建“柳州螺蛳粉国际创业学院”,推动柳州螺蛳粉等中国特色地方美食进入泰国校园。

如今,从我国柳州到泰国,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柳州螺蛳粉“风味轮”,产教融合边界正在不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