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头版关注柳州|“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工业增长强劲!

11月9日,《广西日报》头版刊发报道《“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柳州工业增长强劲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报道称,柳州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全文如下:

报纸版面截图。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柳州工业增长强劲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11月7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柳州工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推动前三季度经济继续走高: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

柳钢冷轧厂C立方智慧管控中心。(资料图片)
“冷轧厂扎实推进汽车用钢专项攻关,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生产效能。目前,我们的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内外覆盖件A、B柱等结构件,汽车大梁车厢,车轮及桥壳等汽车构件。”柳钢集团冷轧厂退火车间副主任工程师蒙寅说。
从建材钢为主到工业用钢挑起大梁,柳钢的华丽转身,阐释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蕴含的魅力。今年前8个月,柳钢的汽车用钢销量同比增长61.68%,预计全年破100万吨,成为该集团“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率先突破销量100万吨的产品。
2024年,柳州市实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三年行动: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东风柳汽“龙行工程”、广西汽车集团“菱势工程”、柳钢集团“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柳工“三全”规划……这些龙头企业工程,着眼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焕新汇聚新动能。如今,成效已经显现。

智能充电机器人投入现实场景应用。
老树发新枝,新枝更妩媚。根植工业沃土,柳州的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今年6月,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并在东风柳汽投入实训应用;智拓科技光伏板安装机器人,在中国安能集团光伏建设项目实现部署……三季度,柳州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值76.4亿元,同比增长23.3%,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今年6月,广西首台人形工业机器人下线。黎寒池 摄
“目前,柳州已逐步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生产能力,构建起覆盖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和智能终端设备产业链集群。”柳州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
柳州市以发展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为突破口,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力争人工智能产业今年产值增长30%以上,推动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面对汹涌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柳州击楫中流,人工智能全面融入制造业企业。

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有轨制导车辆装配线。(资料图片)
“去年,我们的电动装载机渗透率30%,今年冲到45%,预计明年达到60%。”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装载机事业部制造运营总监刘文浪对市场前景信心十足。
近两年,柳工装载机生产迈步走向实现精益化、智能化,以适应电动装载机在国内渗透率持续上升的趋势。当前,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超85%自动化率,源源不断下线电动装载机。今年前三季度,柳工电动装载机完成全年80%产量,预计11月底12月初可超前完成全年目标。
柳州坚持高位统筹推进,部署实施人工智能产品突破、赋能新型工业化、关键技术攻坚、企业培优育强、产业布局优化、资源要素保障六大专项行动。
在汽车、钢铁、机械等重点行业,支持链主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先行先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品,并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推广。上汽通用五菱建成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效率提升30%;柳钢“AI数智钢卷平台”实现冷轧钢卷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焦炉厂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定时巡检;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实现制造周期缩短50%……
“通过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双向发力,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柳州市主要领导表示。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