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工业机器人”助力螺蛳粉产业!柳州工业智能化转型加快
6月16日,《广西日报》区域新闻版整版报道柳州。其中头条刊发《柳州工业智能化转型加快/工业机器人投入生产线》,报道称,从2016年开始,柳州市先后出台多项扶持政策、规划布局产业发展。柳州市工信局发布数据显示,该市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
柳州工业智能化转型加快
工业机器人投入生产线
记者 覃伟立 通讯员 荣 瑶
“下一步,我们将研发添加自动识别‘不良品’、自动剔除包装已损坏产品等功能,也希望这套机器人能推广到其他螺蛳粉企业。”莫勤吉表示。
相比螺蛳粉产业,汽车产业的机器人更为普及,技术也更加成熟。“柳州是工业城市,在智能化改造阶段,很多企业都要上机器人生产线,市场潜力非常大。”柳州乾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有秀认为,相较于广阔的市场,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短缺。
该企业开展机器人集成业务,主要为车企提供自动化生产线规划设计、组装等业务。刘有秀说,以前企业应用机器人主要是靠外部人员对机器人进行维护保养,在柳州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已经逐步培养自己的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人才,对机器人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预防,对已经发生的机器人故障实现快速及时响应。“企业基础工人在减少,但是具备机器人养护的人才需求量在增加。”刘有秀说。
位于北部生态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园正在迅速发展。“近30年来,柳工在机器人安装、调试、应用、维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机器人功能延伸和开发、系统集成改造和升级上掌握了关键技术。”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柳工的子公司,是园区里的龙头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李江崟表示,企业生产多款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装备,涉及弧焊、码垛、切割等领域。目前,该园区聚集的机器人企业越来越多,不仅服务于本地市场,产品还远销海外。
柳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开始,该市先后出台了鼓励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的暂行办法、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全产业链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覆盖的内容包括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本体的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本体采购、工业机器人人才培训、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并设立机器人扶持资金对各内容的难点痛点给予资金扶持。据悉,去年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总投资达9585万元。
与此同时,在政府的鼓励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去年申请工业机器人采购补贴的企业有70家,数量在逐年增长,且向中小企业普及。”柳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这是广西柳州市一家螺蛳粉生产企业的自动化袋装螺蛳粉生产线(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