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低空经济先行先试示范区项目

来源: 柳州市投资促进局  |   发布日期: 2025-04-22 16:19   

    一、项目名称:柳州市低空经济先行先试示范区项目

    二、项目属地:柳州市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

三、项目建设地点: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

四、项目类别、所属产业链:制造业、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

五、项目概述:本项目将充分开发全市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农林生产、消费应用、空中交通和物流运输等领域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重点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计划重点招引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中型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关键系统研发重点企业、商业化场景应用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补链强链工程,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无人机产业制造示范基地。同时,依托本市服装纺织产业基础,开展降落伞等飞行安全装备的研发制造。项目还将通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柳州低空经济示范点建设,争取将我市列入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范围,获得更多低空空域审批管理权限。

六、项目总投资、拟引进资金额:20亿元人民币

七、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项目已具备条件及进展情况:柳州在金属加工和电子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协同基础。具体而言,成熟的金属加工技术保障了智能终端外壳、结构件等部件的精密高效生产,而电子制造行业的优势则为智能终端电路板设计、组装和测试等环节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产业协同效应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提升了产品质量,为柳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柳州在提升工业创新能力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成效显著: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00家;工业机器人存量近8000台,增量及保有量均居全区第一。柳州已掌握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整机产品,在汽车和机械领域生产线研发集成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同时,柳州市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职业院校自治区双高”“双优建设成效显著。推动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等15个特色职教集团智能网联汽车等11个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成功获批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交通工程机械等10个自治区级现场工程师学院(占全区30个的33%),其中8个入选国家级项目(占全区20个的40%)。

九、产业背景及优势: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通用航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无人机产业保持领先优势,警用航空领域加速发展。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商用和工业级无人机预计将达到2600万架,同期无人机驾驶员数量将增长至63万名。预计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通用航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主要由中航工业、航发动力和中直股份等国有大型航空企业主导;无人机作为主导产业,则以大疆、中航无人机和航天彩虹等企业为代表。2024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低空经济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十、产业概况:柳州市出台的《柳州市促进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列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打造以柳东新区为主、北部生态新区为辅的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

东城集团正在柳东新区上琴片区谋划建设汽车试验场项目,项目用地规模2000亩,总投资25亿元,计划升级为获得中国民航局认证的检测中心或适航审定中心。

北部生态新区正在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重点引进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等企业。其中一期工程总规划面积18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科研办公楼、商务酒店、人才公寓、商业楼及住宅区,目前已全部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在建面积302.6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十一、投资要素:柳东新区拥有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在校师生12万人,每年培养输送各类产业人才3万名。园区交通便利,城市主干道通达,南接泉南高速公路,西连汕昆高速公路。园区内已建成标准厂房可供企业租赁使用,在建标准厂房可接受企业定制化需求。公租房、友邻汇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可满足企业员工的餐饮、住宿和休闲娱乐需求。北部生态新区已完成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具备企业入园条件。园区内设有通用标准厂房、行政办公楼、研发楼、营销中心、金融服务机构、职工公寓和餐饮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致力于服务智能制造产业,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试验和生产基地支持。

十二、产业政策、优惠政策:《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柳政规〔20248号)、《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实施细则》(柳工信通〔202511号),从技术创新、创新成果首试首用、场景牵引及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制定标准、产业发展基金、金融信贷、专业人才引育等九个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此外,项目还可享受RCEP、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等国家、地方规定的优惠政策,欢迎来电详询。

十三、项目合作单位:柳州市投资促进局

十四、合作方式:独资

联系人:柳州市投资促进局

联系电话:0772-2803200

电子邮箱:gxlzszscjj@163.com

联系地址:柳州市三中路661号办公楼8

   编:545005

项目有效期:2025年-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