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以“人工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 开辟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来源: 《在柳州》APP  |   发布日期: 2025-04-09 11:17   


当前,柳州正深入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迅速响应自治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部署要求,加快以“人工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努力开辟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今年以来,柳州专门成立人工智能产业攻坚小组,严格落实“七个一批”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加快把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汽车产业全链路,上汽通用五菱围绕产品、制造、产业链、营销四端联动,通过AI赋能,持续打造新质生产力。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无人物流等技术,将人工智能贯穿于汽车生产的全流程。现场250多台机器人负责运输、组装、检测等工作,日产能高达800多辆,平均9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肖潇介绍,制造端,基于公司全球首创的岛式LIM工厂,持续开展LIM总装及车体柔性智造中心迭代升级;产业链端,持续完善产业链协同管理平台,带动供应链开展数字工厂建设等;产品端,针对不同需求,完善从标准到高阶等多级智驶及座舱产品,并开发多语言混合指令座舱系统等,打造什么话都能听得懂的AI智能助手。

今年,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推向全球科技界的聚光灯下。柳州工业企业快速反应,结合自有技术对接DeepSeek开源大模型,通过AI前沿科技应用为柳州工业注入新活力。上汽通用五菱迅速完成与DeepSeek深度融合应用,宝骏享境成为行业首个完成实车装载车型,宝骏汽车成为行业首批将AI前沿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的品牌。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享境车型负责人黄炎介绍,用户和车机人工智能对话,对方能够给与比较准确的理解和回答,如果是复杂的问题,也会综合思考后再给出答案。    

在广西汽车集团,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企业多项智能产品,制造领域大量应用机器视觉防错等。企业在北京成立了创新研究院、在香港成立了创新中心等,围绕数据、智能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合作。

广西汽车集团五菱工业零部件事业部工段长覃毅跳告诉记者,视觉防错的加入起到监督作用,如果上一道工序的零件做不合格,生产线不能将产品往下流,扫码也会显示上一道工序未完成。视觉防错系统可以有效识别零件错装或者漏工序,让生产效率提升,从2月中旬的每小时10台下线速度,到现在可以达到每小时30台下线速度。

据介绍,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是广西汽车集团实施“菱势工程”的重要一环,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成立人工智能专项工作组、完善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AI算力中心、深化科研平台和高校合作等,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我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主要应用于汽车、钢铁、机械等优势产业,当前正在加快优化算法、构建多模态工业大模型,开拓更多工业场景的创新应用。目前,柳州已形成“智造能力+场景应用”双轮驱动格局,全市拥有9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69家智能工厂、56家数字化车间,已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构建起覆盖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和智能终端设备产业链集群。

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行动,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汽车、工程机械、食品加工三个试点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产执行等方面采用大模型技术;推动一批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领转型升级,全面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打造孪生工厂、资源智能调度、供应链可视化协同、智能仓储物流等先进制造典型应用,构建基于数据应用的模型驱动生产运营模式,持续推进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