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城区就是一个全域产业园区

来源: 广西日报  |   发布日期: 2025-08-20 11:44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是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与鹏翔云飞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的特色学院。图为该院校企负责人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研究院展厅参观前沿低空经济成果。林馨/摄


第一代教育督导机器人正在工作中。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黎静/摄

今年上半年,柳州市城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创近年来最好成绩。

城中区是柳州市主要第三产业集聚区。近年来,该区探索以全域产业园区为引领,深化“一区多园”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做好商贸、文旅等主要经济业态的同时,紧密结合科技,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新业态集聚区入驻企业超240家,累计营收已突破67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1 拥抱新兴产业

在柳州市学院路50号鑫中联大厦一楼墙上,“柳州市城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招牌熠熠生辉,这里是城中区人工智能、算力服务、数字经济等新业态集聚区。

8月8日10时许,在鑫中联大厦4楼的广西积谷科技有限公司,程序员们专注地在电脑前设计编程。

“我们公司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为电竞等行业提供算力应用服务。”该公司经理秦怀远介绍,公司于今年2月注册,当初就是看好集科技、竞技、娱乐、社交于一身的电竞行业潜力,“电竞+”发展路径前景广阔。

经过近半年运作,积谷科技公司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达成合作,通过电竞上云等服务,实现高传输、零卡顿等目标。

进入8月以来,秦怀远团队的重要工作就是与城中区等文旅部门积极沟通,打造契合柳州电竞市场的数字娱乐文化体育新模式。

积谷科技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城中区主动融入柳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的大潮,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新业态集聚区建设。近年来,该区创新提出“1483”发展思路,其中“1”就是坚持全域产业园区发展理念。

城中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谢坤平表示,该区正全力构建“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发展模式,将整个城区视为一个产业园区来运营,整合土地、楼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资源,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发展综合体。该区依据全域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体系,助力传统业态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如今,城中区已形成以鑫中联大厦、总部经济示范园等为主的“一区多园”新业态集聚区,“上楼入园”的企业较上年新增40余家,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 服务工业产业

在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城中区积极融入产业发展大局,借全域产业园区的战略东风,释放企业发展动能与产业融合势能,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

广西阿佳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城中区新兴产业崛起的标杆。自2001年扎根城中区以来,该公司始终专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发与系统集成领域,目前手握59项软件著作权,构建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我们始终聚焦家禽、生猪养殖及肉食品产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坚持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公司副董事长秦家勇表示,面对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公司每年将超过8%的营业收入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与研发,为畜牧养殖全产业链企业的生产环节赋予数字化动能。通过“以研促产”的发展模式,公司技术实力稳居行业前列。

如今,阿佳希科技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并拓展至海外市场。同时,公司与柳工桂味联、宏华、大富氏等众多柳州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柳州食品加工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在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城中区围绕工业、贸易、平台公司等多领域助力工业产业发展。

柳州市互联网协会进驻鑫中联大厦以来,通过搭建资源对接桥梁,打通“需求对接—研发攻关—产品孵化—市场验证”全链条,促进产业协同融合。

协会执行会长夏昌定介绍,目前该协会60名会员分布于智能化、信息化等领域,服务工业产业成效显著。其中,会员单位提出的泛微数字化采购管理方案,为柳州五菱新能源等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服务平台,让采购成本降低3%、付款账期执行效率提高20%,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目前城中区新业态集聚区入驻企业超240家,全域产业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合力推动当地工业产业迈上新台阶。

3 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城中区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主动投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8月8日15时,广西科技大学机器人系教授王世刚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紧锣密鼓地组装为桂林某大学定制的教育督导机器人。现场,随着机器人摄像头升降,电脑显示屏呈现出不同的可视化数据与景观,一目了然。

“我们组装的是第二代教育督导机器人,增加了激光雷达等技术,自主导航能力大幅提升。”王世刚兴奋说。

教育督导机器人针对教育督导评价需求研发。第一代产品已在广西科技大学“上岗”,能实时巡视课堂,杜绝学生代点名等违规行为,还能实时上传教师上课数据,通过AI评价教学,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需求深度融合。

当天,广西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红云也在实验室,关注项目进度。

“教育督导机器人是我们公司与广西科技大学产学研用合作的成果,已有订单。”于红云说,该公司今年2月经招商引资落户城中区,发展势头很好,目前自主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工业机械臂、灵巧手等产品也将陆续推向市场。

城中区全力推进的低空经济项目同样热火朝天。

鹏翔云飞(柳州)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落户城中区,6月成为新挂牌的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低空经济产业学院联合组建单位之一。

“我们计划在柳州建设专业的无人机实训基地,为本地低空经济产业定向培育技术人才。”该公司总裁陈永林介绍,公司将在深圳积累的成熟经验引入柳州,依托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的优质资源,共同搭建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平台。未来,公司还将规划拓展无人机整机设计与制造等业务板块。

面向科技前沿与产业变革,城中区坚持固本强基与前瞻布局发展,充分发挥平台、人才等全域产业园区资源优势,鼓励创新创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