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关注大会中我市签约的一批人才项目

来源: 柳州日报  |   发布日期: 2024-12-24 17:23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柳州,正期待着一场产业发展与人才汇聚的“双向奔赴”。

12月23日,人才支撑柳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大会举行一系列人才项目签约仪式,涉及产学研项目、产教融合项目、新引进产业人才团队等内容,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当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目光再次汇聚柳州,我们不禁要问:在这场“双向奔赴”之中,柳州将如何以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联动共赢

深化产学研融合,是本次大会人才项目的一大亮点。

我市鼓励和支持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着力构建全链条研发体系,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次签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共10项,总投资2.73亿元,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及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等区内外13所高校开展科研攻关。

“作为柳州的本土企业,我们希望能在智能化、无人化研发等领域,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这次与高校合作的人机共驾挖掘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将重点解决当前挖掘机辅助驾驶技术在工况适用性、交互便捷性、操控精确性方面的不足。”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宾旭洲介绍,该项目将建立人机共驾挖掘机“感知-规划-控制”关键技术体系,为后续挖掘机以及工程装备集群无人化开发与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电驱动汽车NVH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得益于我市汽车产业集聚效应的释放,会上,一批汽车领域产学研项目集中亮相,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我们以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集聚和培养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俊成表示,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联合定向培养,柔性引进公司所需高精尖人才。联合培养结束后,人才将直接转化为公司员工,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身份转换。

产教融合育人才

市场竞争风高浪急,要想赢得主动,既需要问鼎学术巅峰的一流科学家,又需要扎根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对此,广西首位“大国工匠”郑志明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每个岗位上都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郑志明说,柳州是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产教融合不仅是校企的“双向奔赴”,也激励了像他这样的技能人才拓展人生舞台、为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校企联合共建强技赋能专业集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共同推动高层次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团队到柳州创业就业,促进院校优秀技术成果到柳州转化和孵化。

在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艾超看来,产教融合旨在打通高校和产业之间的壁垒,既需要企业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又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还需要高校主动与产业技术更新同频共振。“柳州作为工业强市,工业基础深厚,制造业人才培育机制比较完善,我们希望能通过人才项目助力柳州产业发展。”

“通过人才项目的合作,我们团队学生对柳州了解不断加深,他们毕业以后,到柳州工作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吉林大学教授姚宗伟说,今年已经有毕业生签约了柳州企业。

多渠道协同创新

人才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催生人才涌流。

我市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轮驱动”策略,携手前沿科技企业与高校团队共同打造以人才及科技成果为核心的产业投资生态圈,聚焦特种场景机器人、工业人形机器人、智能座舱AI语音大模型及新能源电控,以及柳州竹产业、高性能齿科新材料生态等技术方向开展区域合作。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帅说,此行来柳是参加新引进产业人才团队签约,与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希望能在口腔与人工智能方面打造B端、C端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我们计划与两面针开展一些生物活性材料的合作,比如研发纯中药的可吞咽式漱口水、含中药的植入式医疗器械等,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开展深度合作。”陈贤帅说。

引进产业人才团队“借脑研发”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建立人才飞地,将传统的“本地筑巢”模式转变为“邻凤筑巢”。

“我们建立人才飞地,主要是为了破解高层次人才难引进、难留住以及核心成果难落地等难题。”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副主任陈晖表示,将继续挖掘和聚拢人才资源,创新服务产业链,为柳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全力以赴重振柳州工业雄风带来更多创新成果。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设有柳工深圳研究院、智能网联(武汉)研发飞地、产品创新中心上海中心、双英(重庆)联合创新人才飞地研发基地4家市级人才飞地,逐步探索出“人才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落地在柳州”的协同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