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
3月5日,《广西日报》刊发报道《柳州: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报道称,2023年以来,柳州市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抓自治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契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实现新进展、取得新成效。
《广西日报》2024年3月5日14—15专版。
全文转载如下:
柳州: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
柳州,又称龙城,是我国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最大工业城市。2023年以来,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的工作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抓自治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契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实现新进展、取得新成效。
柳州市区鸟瞰图。胡锦朝/摄
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现代制造城
龙腾新春,开门见喜。在这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工业柳州处处涌动生产建设热潮。
走进位于柳东新区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内的岛式精益制造工厂,仿佛踏入一个科幻世界:在“科技蓝”的底色下,工业机器人三五成群围成一个又一个“岛”,有节奏地挥舞着臂膀;汽车车身和各种零部件“踩”着像滑板似的无人驾驶物流车在一个个“岛”间穿行……现场250多台机器人负责运输、组装、检测等工作,一辆辆最新款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车被生产出来,发往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中亚、南美等海外地区。
柳州钢铁行业转向新发展。图为柳钢集团即将外运的新型钢卷。潘锦才/摄
在柳钢集团柳州本部厂区,只见厂房内、操作室里,各条生产线热火朝天,十里钢城洪炉烈火,铁水奔腾,钢带飞驰,奔流的铁水经过冶炼、精炼、连铸等多道工序,炼成红彤彤的钢坯,映红了火热的生产车间,隆隆的机声奏响欢快有序的生产交响曲……柳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工业城市,因工业而兴,以工业为荣,其根基在工业、命脉在工业。2023年以来,柳州市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作为发展的战略首选方向,通过大力实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三年行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强产业文章,毫不动摇筑牢制造业根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可持续。
“老字号”产业加速升级。2023年,柳州市以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东风柳汽“龙行工程”等重大标志性工程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全年推出14款新品,汽车产业总产值达1464.8亿元,同比增长3.3%,汽车整车产销分别完成154.8万辆和154.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7万辆和47.3万辆,能源系统、智慧电驱和电子电控年产能分别达到40.5GWh、185万台套和1780万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0%,基本形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龙头带动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国内首个“岛式”工厂——上汽通用五菱精益制造工厂建成投产,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标杆。钢铁行业转向新发展,柳州市现有钢铁行业规上企业15家,2023年钢铁产业总产值872.8亿元,同比增长8.0%;钢材累计产量1151.4万吨,同比增长6.7%,行业龙头企业柳钢集团构建了以柳州本部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中金不锈钢基地为两翼,来宾铁合金生产基地以及兴业县、武宣县等新材料生产基地的“一体两翼多基地”钢铁版图。在机械产业方面,柳州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11家,202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5.5亿元,同比增长7.9%,机械产业构建了以工程机械、建筑机械为代表的3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装载机年产能达6万台,为中国第一品牌,销量荣冠全球,本地配套率达81%,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和竞争力。
在柳州国轩锂电池生产基地,工人检查组装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黎寒池/摄
“新字号”产业加快壮大。2023年,柳州市瑞浦赛克动力电池、中车时代新能源电驱等项目竣工投产,已建成电池产能40.5GWh,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0%,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已投产风电装机容量102.06万千瓦,已投产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4.30万千瓦,实现柳州市首座集中式电化学储能项目(柳州红花水电厂电化学储能项目)开工建设,并于今年1月实现全容量并网;智能家电产业方面,锦江火浪新能源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当年上规,年产值8000万元。广西韬优压缩机项目正式下线,2023年生产压缩机10万台。宁波柳松智能生活家电项目建成投产,年产电风扇、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冷风机、空气炸锅等智能家电产品150万台。广西庆达电机项目建成投产,智能电机年产100万台,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
工业机器人在自动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石 峰/摄
“特字号”产业提质增效。柳州螺蛳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年销售收入669.9亿元,同比增长11.5%,跻身“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8位,“柳州螺蛳粉”品牌价值超110亿元,远销全球28个国家(地区);油茶产业方面,2023年,柳州市油茶林面积85万亩,已打造200亩以上油茶基地142个,其中500亩以上油茶基地48个,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项目,举办了首届中国(柳州)油茶交易博览会。
坚持创新驱动 增强发展动能
在车间总装、焊接、喷漆等岗位上,机器人有节奏地挥舞着手臂;在物流园区中,无人驾驶物流车从容运输,还会礼让行人;在课堂上,机器人配合老师,与学生互动……在柳州,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工作岗位。
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数字化代替传统工作流程,在柳州工业企业中并不鲜见。事实上,工业机器人正成为柳州智能制造中智能装备的代表,展现越来越丰富的功能,被运用于汽车、机械、冶金、食品、林木等工业产业。目前,柳州有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基础的智能工厂6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家。2023年,该市成功引入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柳州建设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填补广西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空白,项目达产后复核产能达年产2万台机器人以上。
柳州成功引进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填补了广西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空白。黄 蕊/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2023年以来,柳州市坚持打好“创新牌”,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动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工业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柳东新区一家汽车企业忙碌的自动化生产线。黎寒池/摄
2023年,柳州市稳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柳州入选全国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45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5家,4件专利荣获年度中国专利奖。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励22项,其中一等奖4项。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全国决赛,柳州参赛选手获5个一等奖,创历史佳绩。柳州高新区获评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区试点示范。
今年,柳州市将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全力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收官战,谋划实施100项科技计划项目,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和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持续推进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24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柳工创建的广西工程机械低碳数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同时,推进车联网先导区(二期)建设,实现车联网城域级覆盖,推动商业化典型应用场景落地。加快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运营好“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柳州)。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引导全社会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总体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日前,柳州市民杨丽芬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智能审批入口申报办理“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发(到期换证、破损换证等)”事项,从提交材料到完成审批,仅用数十秒。
如此快捷完成审批流程,得益于柳州市创新推行建设的智能审批系统。该系统的移动端已实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核发(新办)”等21个高频服务事项的智能化审批,自助服务终端则实现“道路旅客(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发(遗失补办等)”等23个高频服务事项的智能化审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数个小时压缩至数十秒,大幅压缩行政审批业务办结时间。
行政审批是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2023年以来,柳州市聚焦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了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该市努力打造全区“政务服务标杆”,试点先行桂黔政务服务事项全域“跨省通办”,实现全量政务服务事项在试点地区均可“异地代收代办”。同时,全面推行“全链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围绕产业需求,推出产业集成服务清单,提供专业化“集成服务”,并持续深化“全市通办”改革,梳理、编制全市通办负面清单227项,进一步将“全市通办”向县区、街道、乡镇延伸。
为了构建便民利企、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生态,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投产,柳州市在螺蛳粉原材料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化工及日化等12个产业,开展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改革,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办事速度上做“加法”,促进产业向精深化、集群化、链条化方向发展。针对各产业特色,该市分别编制形成了覆盖企业落户、企业开办、工程报建、生产销售、政策兑现、企业注销等方面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事项目录清单,将各产业发展享受的政策红利统一涵盖,同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简化整合申请材料,推出量体裁衣式的审批路径,并在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及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网点设立产业服务专区,集成提供预约办、智能办、并联办、异地办等综合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全流程定制化帮办代办服务,打造部门协同、咨询便利、办理快速的审批“快车道”。
2023年,柳州市成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全国第二批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城市,全市市场经营主体达37.2万户,其中民营企业9.3万户,11家入围广西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依托优质的营商环境,柳州市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全面推进“链长制”招商、全员招商。2023年,新引进项目656个,其中工业项目423个,推动628个招商项目开工、229个招商项目竣工。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做好“柳通天下”文章
累计出口汽车突破100万辆,工程机械年出口额跨越60亿元大关,柳州螺蛳粉“粉圈”扩大至欧洲……去年以来,柳州市加快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在巩固外循环中亮点纷呈。
袋装柳州螺蛳粉生产车间。李家树/摄
开放是发展的灵魂,坚定不移对外开放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柳州市紧紧抓住对外开放这个“助推器”,做好“柳通天下”这篇文章,加强山海统筹、陆海联动、江海贯通,积极培育壮大“外字号”,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等,务实对接RCEP,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步伐持续加快。2023年,该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5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出口251.8亿元,同比增长13.8%。
柳工半消声实验室里正在进行噪声测试。王重彬/摄
2023年,柳州市扎实推进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第六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并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开展推介活动,成功签约合作项目34个。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194亿元。跨境班列常态化运行,进出口总额增长13%,柳州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RCEP生效后,柳州不断加大对外贸易主体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支持和鼓励各类有条件的企业把握RCEP机遇“走出去”,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办厂、境外加工装配等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2023年,柳州市发布对接RCEP的经贸往来报告《柳州与RCEP国家经贸往来蓝皮书》,积极为企业提供涉外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数据显示,2023年柳州市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94.2亿元,同比增长20.5%。
柳州宝骏汽车基地。兰 芬/摄
汽车产业是柳州第一大支柱产业。乘着中国汽车出海东风,截至2023年,柳州汽车累计出口突破100万辆大关。2023年,该市汽车出口15.8万辆,同比增长11.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170辆,同比增长高达836.6%。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2023年柳州出口车用锂电池21.1亿元,同比增长56.7%。此外,柳州工程机械产品出口也表现不俗,2023年出口8万台,货值达67.3亿元,同比增长29.3%。
“老字号”走俏海外市场,柳州螺蛳粉也获得更多的“国际流量”,出口地新增欧洲国家。2023年,柳州螺蛳粉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新增智利、日本、德国等14个海外市场,同比增长38.29%。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逐浪向未来。柳州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深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求变,坚定向海图强,加快开放发展,全力攻坚、破局突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柳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