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助推制造业变革 新兴产业因“智”焕彩

来源: 《在柳州》APP  |   发布日期: 2025-09-12 09:44   


当前,广西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柳州作为“经济大市挑大梁”,正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赋能柳州新兴产业持续焕发新活力,新质生产力正推动柳州制造业加速变革。


今年6月,广西智能制造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柳州下线,共下线20台。这些人形机器人将在不久后进入东风柳汽开展实训工作。未来,它还将与传统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解决复杂场景的柔性无人化生产难题,实现“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填补了柳州乃至广西在高端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整机制造领域的空白,为柳州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智能化的澎湃动能。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长波介绍说,一些重劳岗位、危险岗位、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相关岗位,都可以通过机器人的替换,给公司的降本增效带来很好的改善机会。

广西首批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7月在柳发放,标志着广西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从封闭场地测试阶段转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也意味着柳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又向前跨越一大步。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平台优势,坚持开放协作,加快构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融合的云”创新生态。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无人驾驶业务负责人李龙杰说:“我们将会持续在无人驾驶产品上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从低速到中速到高速各个层级产品序列的开发。希望在未来能够结合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人工智能+’真正在传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上迭代升级。”

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辉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相对优势,不断优化无人驾驶产业生态体系,推动跨境产业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智能网联产业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形成涵盖研发、制造、测试、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此外,今年以来,飓芯科技国内首条量产氮化镓激光器芯片产线满产达产,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07%,助力我国光电子科技和产业发展;风电产业“串珠成链”,嘉泽、金风“链主”效应显现……

当前,我市正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域化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催生新质生产力。今年截至七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2%,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49.7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86.7%,持续走俏东盟市场。柳州今年以来累计签约18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总投资额103.9亿元,创新性地探索“上海研发+柳州制造+东盟应用”协同模式……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柳州在人工智能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布局、深化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