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面向东盟的机器人示范应用高地 ——聚焦广西发布相关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中呈现的柳州机遇
我市一家人形机器人制造企业,刚下线的产品。
日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打造面向东盟的机器人示范应用高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其中特别提到,以南宁、柳州为核心,打造面向东盟的机器人示范应用高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支持柳州市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打造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制造基地。
此次发布的16项措施涉及建设产业集群、培育整机及零部件企业、产业科技创新、机器人应用、要素保障等方面。
其中提到,围绕搬运、物流、质检、焊接、清洗、包装码垛等领域,重点加强工业机器人产品及系统集成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聚焦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专题招商,推动各类基金设立机器人产业专项子基金;支持机器人企业深化与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和技术合作,发掘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东盟国家机器人应用场景等。
其中还涉及许多真金白银的奖补奖励。对落地广西、对机器人产业有明显牵引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奖补最高不超过1亿元;对企业在新开拓国际市场的物流费、担保费、仓储费等成本费用给予一定补助;对首次实现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机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首次实现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800万元;对形成场景应用的大模型,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支持机器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资本、产业投融资平台、中试验证平台等联合共建智能机器人训练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鼓励企业创新应用推广模式,对采购机器人整机,以服务派遣、融资租赁等形式向应用端市场提供服务的,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我市工业基础雄厚,汽车、机械、钢铁等产业蓬勃发展,为“人工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市持续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今年上半年,该产业保持增长势头,产值同比增长26.5%,优必选等优质企业的龙头引领作用开始显现。其中,服务机器人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32.4%。
今年以来,关于机器人的故事在柳州不断涌现,全区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人形机器人参与到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制造工厂的造车环节中,实现“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拥有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49家,数量位居全区第一。
与此同时,我市还推出人工智能领域系列相关措施,包括行动方案、指导意见、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优秀案例等,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和生态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来柳州投资发展。上半年,我市签约人工智能项目18个,总投资额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