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科技创新加速电智化转型 推动“AI+汽车”深度融合

来源: 《在柳州》APP  |   发布日期: 2025-04-25 16:24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我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全面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加速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月25日,我市将举行柳州市人工智能(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会,积极招引更多优质项目,引进更多高成长性企业落地柳州,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记者陈蓉:“嗨大家好!大家可以看到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工厂非常的酷,我身后有非常多的机器人。那现在我们还要邀请一位机器人朋友,他是我们五菱很特别的一位测试工程师。嗨你好,可以握个手吗?你好酷!”

机器人测试工程师007:“大家好,我是007,是一名上汽通用五菱的员工。”

记者陈蓉:“听说你有很多的本领啊,那今天007就带着我们一起去逛一逛这个工厂,揭秘一下工厂的智能化的一个水平。”



机器人测试工程师 007:“这里是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非常酷,工业机器人三五成群围成一个又一个‘岛’,现场250多台机器人负责运输、组装、检测等工作,日产能高达800多辆,平均9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正在全力推进‘一二五’工程项目145个,累计完成投资427亿元。截至2024年底,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254万辆,稳居全球前三。不过我也只是知道点皮毛,这里究竟有哪些高科技,来听听工厂负责人的专业解释。”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总装LIM经理韦军说:“整个车间的人员比传统产线少了1/3,同时在制造周期这一块,从原来的5.9个小时,现在缩减到4.1个小时。在质量方面,以前在传统的流水线,我们大幅地采用人工装配和检测这样的一个方式,它的装配精度是在0.5mm左右。现在我们用机器人来装配,基本上这个装配精度可以提高到0.1mm。以前我们会采用人工去检测,会有2%左右的缺陷,可能会留到下一个工序。但是现在在整个车间我们采用了视觉技术,用机器人视觉去检测,这样的话我们的缺陷识别率达到了100%。我们是运用了最先进的一个大数据技术,我们把每一个车从上线到下线的每一个工艺环节都把它给数据化,我们都在后台能够得到一个控制。”



近年来,上汽通用五菱积极响应新能源汽车强国号召,通过围绕用户场景需求,打造了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缤果等一系列爆款产品,成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重要普及者。尤其是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已成为上汽通用五菱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重要引擎,在整车架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慧制造与装备新技术、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安全、基于场景的创新性技术及国际化研究与运用等五大关键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电智化转型下半场,上汽通用五菱将以“AI+”赋能为抓手,不断推动“AI+汽车”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在产品方面,针对不同需求,完善从标准到高阶等多级智驶及座舱产品,并开发多语言混合指令座舱系统等,打造什么话都能听得懂的AI智能助手;在产业链方面,持续完善产业链协同管理平台,带动供应链开展数字工厂建设等。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肖潇说:“我们将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进电智化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强国持续贡献五菱力量。”

今年,我市专门成立人工智能产业攻坚小组,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加快把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2024年,我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9亿元,同比增长51.6%,增加值率27.3%。



目前,我市已形成“智造能力+场景应用”双轮驱动格局,全市拥有9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69家智能工厂、56家数字化车间,已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构建起覆盖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和智能终端设备产业链集群。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动一批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面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打造孪生工厂、资源智能调度、供应链可视化协同、智能仓储物流等先进制造典型应用,持续推进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