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业博物馆场馆落成
引言:
5月1日,柳江河畔又将有一个文化场馆落成。它就是柳州工业博物馆。这将是全国首座综合性的城市工业博物馆。
落址三棉,黄金水岸,百里柳江文化景观带上的工业之魂——柳州工业博物馆从筹备始就备受瞩目。为什么选址三棉?建设的进展如何?最终将呈现怎样的风采?昨天,记者走进建设中的柳州工业博物馆,首次全面触摸它跃动的脉搏。
选址三棉备受瞩目
柳州工业博物馆最终选址三棉,让不少人感到惊讶。三棉破产后,围绕着三棉厂区的未来命运曾出现过这样的猜测:位于黄金水岸、行政中心的三棉会不会成为柳州新地王?但出人意料的是,市委、市政府很快决策:此地用于建设柳州工业博物馆。此棋一落,广大市民备感欣慰。
该馆位于第三棉纺织厂(简称三棉)和苎麻厂的旧址,规划总用地面积11.8公顷,总建筑面积62307平方米,项目保留厂房总面积47003.07平方米,新建建筑总面积15304.05平方米。
三年前,利用老厂房建造柳州工业博物馆的构想就曾几次被列为市委全会重点议题。落址三棉,此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最后决策的发展眼光。也就是说,市委、市政府更多的考虑,是在此建设柳州工业博物馆,有利于抢救工业文化遗产,传承工业历史文化,有利于彰显工业名城魅力,弘扬工业企业品牌,有利于柳州工业与旅游相携并进,加速实现工业名城发展战略。
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来柳考察时说:“柳州的工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工业发展有一个很清晰的脉络,门类丰富,数量多,而且融入市民的生活度比较广泛。现在,我们在这么好的地段建设工业博物馆,不是用来忆苦思甜,而是要通过它,让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有机会了解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和这些设备的意义,感受老一辈工业人的光荣与梦想。”
这也正是柳州市委、市政府在此处建设工业博物馆的初衷。
柳州人民情系工业
工业、工厂、工人,对这座工业城市里的每个家庭都有特殊意义。因为,这座城市里,每个家庭与工业都有密切关系,这辈没有上辈有,工业是柳州人无法割舍的情结。
柳州在过去和现在都有让人骄傲的工业资本。筹建工业博物馆期间,我市进行的工业普查发现,柳州过去拥有繁荣的手工业,近现代工业也已经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广西的工业重镇,是全国不容忽视的工业力量。“柳工”装载机、“五菱”微车、“两面针”牙膏、“金嗓子”含片等一批中国名牌和广西名牌产品,已成为柳州人心中的骄傲。
市委、市政府对工博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工业博物馆要反映的是柳州的工业史和城市的变迁史,要建成一个让人了解柳州的课堂,要展示优秀企业文化,展示给国家创造了财富、对柳州的工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
“火红年代”效果初现
整个馆区的设计主题为“火红年代”,大致分为展区、办公区和服务区三大块,目前,展厅外装修、广场铺设等工程已经完成,展厅装修筹备及绿化等工程都在紧张进行中。
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大门位于桂中大道的延长线,靠近文昌大桥引桥。从大门处进入,8000多平方米的大广场展开在眼前,全部已经铺装完成。广场上,柳钢捐赠的充满传奇的1504蒸汽机车和柳工捐献的目前国内最大型的装载机CLG899(重达48吨)两个庞然大物分别位于广场两侧,最为引人注目。
紧接着广场的主展馆,前厅和连廊已经建设完成。主展馆上层两层,共13000平方米,目前外墙装修已经完成,基本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火红的黏土砖外墙加上简练的装饰,显得古朴、美观。
室内展区由1#、2#、5#、6#、7#原有厂房改造而成,其他的旧厂房将改造成为游客服务中心、企业家会馆、纪念品销售点等场所。不过,目前室内展厅的设计、装修及布展工作刚刚开始,游客还暂时不能入内参观。
经修复后的厂区厂房保留了原有的厂房的外观和结构。残旧的砖墙,灰色的混凝土,到处可触摸到历史留下的痕迹,可感受到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和质朴向上的工业情怀。
工业文物的征集和场馆布展的筹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至今,该馆已接收到位涉及50家企业的早期使用的生产设备或工具、知名工业产品等工业实物1348件;企业厂志年鉴、音像制品、历史档案等文献资料2700件;各类历史照片、实物相片(底片)4350张。这些工业文物,大部分都将在即将完成的各主要室内展馆展出。
室内展厅的设计风格颇为时尚,主要以纵横交织的大写意手法,全景式的画面冲击,展现出设计空间对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提炼。在表现形式上,设计师以写实与写意交融的创作笔法来升华主题内容,从外向内,层层递进地诠释柳州工业的情感内涵,运用丰富的装置艺术、造型艺术、映象艺术、声效艺术、光构成艺术以及综合新媒介艺术等丰富的现代展示语言,营造出高潮迭起的展览氛围。
弘扬精神丰富内涵
九曲柳江是柳州人的母亲河,孕育了史前人类,孕育了现代文明,更孕育了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柳州人。
现在,柳州人正努力保护着这座古城,不断从内涵上丰富着这座古城。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建设,将与市政府(行政中心)、窑埠古镇(旧柳州商业街面貌的复原)共同形成横向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组合,纵向时空跨越的再现,使本区域成为城市面貌、城市发展的集中展示场所,对外宣传的窗口。
千年古镇、百年工业和现代都市,清晰体现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发展脉络。工业博物馆与水上大舞台、蟠龙瀑布、窑埠古镇、文庙等项目的相互呼应,像一串闪亮的明珠,无疑将大大提升百里柳江人文景观魅力。
“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现代人概括出来的柳州精神,其实也正是柳州工业精神的体现。
可以说,柳州工业博物馆,将是展示和传承柳州工业文化遗产的殿堂;将是研究和普及柳州工业历史文明的重要学术机构;将是了解和研读柳州工业历史文化的社会大学校;将是展示和衡量柳州工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将是宣传柳州、促进柳州工业与旅游携手并进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