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柳江那么美?原来柳江水是经过这样处理的...

来源: 柳州新闻网  |   发布日期: 2017-09-01 00:00   

“我们使用过的生活污水能‘洗’干净吗?怎么‘洗’的?”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是:使用化学制剂,最后还会残留少部分无法降解的,就像垃圾一样找个地方堆放……真是这样的吗?8月29日,记者前往柳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白沙污水处理厂一探究竟。



办公楼后面,是占地180亩的各种功能水池,整个环境整洁规范,该厂副厂长陈柳旋告诉记者:“好多人都以为污水处理厂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都没想到环境这么井然有序,除了进水口有些味道以外,其他地方没有异味。”



污水处理厂是不是像市民想象中那样,使用化学的手段来净化生活污水?陈柳旋微笑着说:“污水处理工艺是用生物降解的工艺,市民不必担心有二次污染的现象。其实就是提供一个场地,模仿自然界的自洁、净化流程。”



陈柳旋介绍说,生活污水主要含氮、磷、有机物,先在柳江边把污水拦截下来后,用泵打到各个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厂,建有几种水池,首先是进水口用粗格栅把大的杂物去掉,而后在曝气沉砂池使用细格栅过滤,再到初沉池,然后进入到生物池后进行生化反应,再到二沉池中经过过沉淀,最后在紫外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可以直排柳江或者是供浇花、洗车使用。



在白沙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记者看到,这里的水呈暗灰色,有臭味,粗格栅在不停地转动,上面拦截下树叶等杂物。陈柳旋告诉记者,这里是污水处理的第一个关口,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生活污水,包括洗菜洗碗、漱口洗脸洗澡洗衣服的废水,还有排泄物,全部都在汇集在这里。



30岁的职工何年脚穿水鞋、手戴及臂弯的黄色塑料手套,正在弯腰取水样。他告诉记者,“每两个小时要从中控室出来巡场,比如要在进水口、生物池取一次水样、查看水质和设备运行情况,并以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生产工艺。”



2009年,老家在河池罗城县的何年,从长沙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经过双选来到柳州,“每天都要面对发臭的水,你受得了吗?”小伙子腼腆地笑了:“刚开时有点不习惯,现在工作久了,只要心理能接受,就没有什么问题。”8年过去,何年不但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还为今天柳州的环境感到自豪:“看到柳州山清水秀,尤其是优质的柳江水,我们污水处理也做出了一份贡献,所以感到非常自豪。”



当水进入生物池时,用鼓风机将空气打入水池中,也就是给水供氧、曝气,让大量的微生物生长,从而将水中的氮、碳、磷分解掉。陈柳旋介绍说:“这是一个封闭的无终端循环,水进入后要走遍每一个角落,总共要历经10小时到12个小时。“



在白沙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有两个生物池,分别宽33米、长99米。在弯弯曲曲的生物池上,记者看到,水池中正在大量地冒泡,水裹着混浊的泥在翻滚着,池中的水除了混浊,并没有什么味道。水池水深6米,由于大量的泡在翻滚着,给人留下了水池很浅的错觉。



原本在进水口看见似乎没有你的水,在这里变得非常的混浊,“这是微生物的作用,能把水和泥分开。”污水经过生物池的充分降解后,进入圆形的二沉池,那里的水已经清澈,在一期工程的4个直径46米、水深4米水池中,呈现出淡蓝色。而经过沉淀下来的污泥也经过脱水、消毒,可以给水泥厂和砖厂使用,变成水泥和砖。


在中控室,与何年一起当班的,是40岁的班长梁代莹,她毕业于广西工学院(现广西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管理专业,在白沙污水处理厂工作已经6年。她说,到现场巡查水质和设备,管控参数变化,是为了随时调整工艺。上班时脑子里的弦是绷紧的,尤其是遇到市里有重大活动,如水上狂欢节等,更是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陈柳旋告诉记者,其实大自然是有自洁能力的,生活污水流入土壤或河流,通过土壤里或水体里的微生物自然进行分解、净化。过去,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柳江里,也可以自洁。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群集中,短时间内大量的污水,大自然来不及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污水净化,所以现在建污水处理厂非常必要。


2002年我市第一个污水处理厂——龙泉山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目前位于市区的柳江上有6个厂,分别是白沙、龙泉山、阳和、拉堡、官塘、沙塘,每天的处理能力分别为18万吨、35万吨、12.5万吨、2.5万吨、4.5万吨、1万吨。这些污水处理厂,就是保持柳江水的洁净、保障柳江水质的“保护神”。(记者 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