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概况

来源: 柳州市投资促进局  |   发布日期: 2023-06-07 09:52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重要中心城市、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及重要工业城市,山水风貌独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五万多年前,柳江人、白莲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柳州正式建制于西汉王朝,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唐代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州是其最后居留地,柳侯祠、柳侯衣冠冢及历代碑文石刻迄今保存完好。柳州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享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柳宗元诗中“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便是柳州山水风貌最为形象的写照。“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歌仙刘三姐的传歌胜地。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歌、瑶舞、苗节、侗楼”,堪称“四绝”,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鼓楼等民族建筑闻名海内外。1994年1月柳州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目前仅有的三个国家级名城之一。

近年来,柳州着力打造“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相继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紫荆花城”已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在《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成为全国唯一独揽“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2010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市”三项殊荣的城市。2011年获得“中国十大美丽城市”之一。2012年7月获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2012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 ,2013年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3年获得“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中国城市新锐城市名片——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投融资试点”等一系列荣誉。2015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荣誉。2016年入围国家“双创”示范城市,获6亿国家财政支持。

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10月,温家宝总理到柳州视察,称赞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认为“柳江河就是广西最大的品牌,在全国找不到第二条”,这是对柳州人居和生态环境最大的肯定。2019年柳州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89.6%,柳江河饮用水保护河段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百里柳江作为承载工业城市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最佳范例,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开放式4A景区之一,以江水为纽带,串联柳候公园、文庙、工业博物馆、西来古寺、窑埠古镇、江滨休闲等主要景点,景区内水域宽阔、环境优美,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内河帆船训练基地,连续多年举办了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划水赛三大世界顶级水上运动赛事和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等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活动,被誉为“最完美的水上极速运动赛场”,使柳州成为世界级水上娱乐运动之都。“百里柳江景区2016年获选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中的旅游秩序最佳景区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18年被评为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柳州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的1/4,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全市拥有上市企业6户(柳工、柳化、两面针、优联、柳钢、柳州医药),新三板7户(柳爱科技、天涌科技、爱格富食品科技、升禾环保、广西宏华、广西禾美、柳州博隆),中国名牌产品3个(两面针牙膏、柳工装载机、网山白砂糖),驰名商标5个(两面针、金嗓子、花红、柳工、睡宝),广西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特产“柳州螺蛳粉”。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柳州是联系我国西南与中南、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五条铁路干线、十条高速公路和六条国道在柳州重叠交汇,已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于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3057.24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家,新增亿元企业8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2.26亿元,增长4.9%;财政收入402.48亿元,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36元,增长8.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区第一,城镇新增就业6.06万人,增长9.2%。规上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区五分之一。

    ●地理条件:

柳州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气候:

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四季常绿。年平均气温21.1,年降雨量1482.9毫米。

●面积:

柳州市辖五县五区(柳城县、鹿寨县、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柳南区、柳江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149.42平方公里,柳州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40.21平方公里。

全市常住人口419.12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43个民族成份。